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卢斯蒂格的小说《一个来自安特卫普的女孩》改编。
  1973年,居住在纽约的捷克犹太作家威利·弗雷德知道儿子女朋友的母亲也曾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父子俩登门拜会,威利见到了苦寻三十年的集中营恋人科莱特·科恩,威利的记忆闸门再次被打开……
  1943年7月威利被转押到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不久比利时犹太女孩科莱特也被火车送来。威利在火车站台上叮嘱刚下车的科莱特要自称缝纫工,这使得科莱特免遭进毒气室。后来科莱特被分配去检查犹太人衣物中藏匿的贵重物品;威利则利用送取衣物之机偷偷在营内传递食品和药物,共同的命运使两人很快相恋了…
  比克瑙集中营司令官韦杰斯克凶残无比,动辄开枪杀人,任何违规行为都要当场处死,他也盯上了科莱特,软硬兼施占有了她…
  1944年9月,随着苏军的逼近,纳粹加紧执行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 ,剩下的犹太人将被转到豪森集中营。这时,科莱特怀孕了。威利好容易找到藏在往外运木材车上逃跑的机会,就在一切安排妥当之时,科莱特却因被韦杰斯克缠住未能及时赶到,为了心爱的人,威利放弃了这次机会。
  科莱特最终还是被押上了开往豪森集中营的火车,被解救后科莱特生下了韦杰斯克的女儿汉娜。
  1945年1月,威利在被转押途中遇到苏军,韦杰斯克因仍枪杀逃跑的囚犯而被愤怒的囚犯打死。战后威利四处寻找科莱特无果…
  剧中还描写了一批曾帮助过他俩的人:波兰医生大卫因知道科莱特怀孕而遭灭口;彪悍管理员弗里茨多次帮助威利;虽爱财但暗中帮助科莱特旳波兰女管理员布罗德因为帮科莱特搞到通行证被发现而被处死……

评论:

  • 宋慧丽 0小时前 :

    不适合在周五晚上看到结局 但好像也没有更合适的日子了

  • 俊倩 2小时前 :

    “学会游泳”太残忍了

  • 业念雁 1小时前 :

    喝醉了的摄像师喝醉了的导演,旁白还换了好几个,8.5分?怎么看下去的,就因为开头有激情戏吗?

  • 冠初然 3小时前 :

    女士们 我们需要男妓 同意请举手

  • 度寄春 0小时前 :

    过于文艺抽象,展示出来的艺术价值观念模糊不清,勉强点击查看一番,不喜欢这样的作品

  • 呈家 2小时前 :

    谁人不为柏林沉醉?秩序是死亡的前奏,死亡是生命的终曲,沉溺在绝美悲壮的演绎。当宏伟的命题在卑微的时域落脚,倾轧扼杀在泥潭阁楼的尸首便不再令人惊愕,命运玩笑在理想版图上碾压,唯有爱的记忆能够踏上归程的旅途。一股迷离、破碎、眩晕的华丽影像翻腾在当下高度文本化的德国情节剧中,开场回魂至现代的命运列车就已在警醒着世人并不遥远的距离,如同历史长河中回流的血液激活充盈着早已消亡的思想,复古的画面是包裹时间的幻觉假象,挣脱时代悲鸣基调的自由意志正在无望列车上凛冽驰骋,个体的动能穿梭于险恶街头,流光溢彩亦熠熠生辉。先锋无能的疲态撑架不起理想的奋勇,法比安与同为涉足未知异乡人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秉持拥有着相同类似的母体外壳,也同样与这座混沌的城市建立危险不可及的罪恶连结,探究着每一丝堕入混沌黑暗的恶俗现实。

  • 乐暖姝 1小时前 :

    最后法比安跳水救人时手里还拿着烟

  • 包俊材 7小时前 :

    博士毕业不留在大城市卷,选择回到家乡是他清醒的地方。但拥有电影梦的女友是她的羁绊。动荡年代,每个人只是一粒尘埃,无力改变只能顺应趋势。

  • 应恺歌 5小时前 :

    前半部分很琐碎,经常切换镜头的处理方式让我有点不适,难以进入状态,后半部分渐入佳境,慢慢展现出德国1941那个慢慢抛弃理性和良知、走向疯狂和堕落的时代,学不会游泳的法比安于是就成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对今天生活在此地的我们也许颇有共鸣

  • 明鸿 3小时前 :

    现代的拍摄手法讲述1930年的法比安,电影和历史爱好者的狂欢

  • 彤嘉 9小时前 :

    4.5。一部我没看之前就预感优秀的作品,磁性的旁白、偶尔切换的第一人称视角、富有诗意的台词……既完成讲述的任务又能够用镜头表达情绪。法比安写给女友试镜的那段话,也是泪目了

  • 巴运珹 6小时前 :

    随了剧情推进,形式感被逐渐消解,代入感却越发真实。文青的结局似乎从来都是注定,在任何国家,在任意年代。“我应该去当教师,只有孩子适合拥有理想”。

  • 俊钰 3小时前 :

    一个小细节,唯一差点冒头的良心来自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官员,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总是冲在残忍第一线,就挺真实的。

  • 匡倚云 4小时前 :

    咖啡馆分手的剪接非常出色,交谈开始前,景框外伸进一只手臂给墙上的投币箱投了币,随后自动钢琴开始演奏,这个过程十分像戏剧的开场部分,演员就位,乐队奏响第一个音符。脸部特写与手部特写的交替绝妙地取代了传统的正反打镜头,女友的眼泪中不乏表演的成分,而法比安身体的大部分在镜头外,观众只能听到他冷静而理智的声音,他成了全视的旁白,揭开了隐藏在这段感情背后的内幕。当他再次入镜时,他才回到情感天秤的另一端。文本优美,时有警句,可惜与实验性的现代电影手法并不搭调。结尾更是败笔,溺水而亡太轻飘太浅显,仿佛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

  • 库秀丽 1小时前 :

    好电影。好多动人的细节。汤姆·希林他又帅又好又帅又帅又帅又帅又帅又帅

  • 方远航 0小时前 :

    在他们的闭门会议里冷酷的讨论着另一群人的命运,他们理性地讨论这群人残存的效用、苟且的心理、处理的方式,像讨论着一群待宰的羔羊。

  • 娜桂 4小时前 :

    法比安,他摒弃了诱惑,克服了一切,他带着重生的希望却终究与爱人阴阳两隔。

  • 卫军 5小时前 :

    原评被删。补:人只是一个数字,你如何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该如何不浪费时间、空间,运力、财力、有秩序、合法地死去。一旦将人非人化,任何杀戮都变得合情合理。

  • 卫康 8小时前 :

    4/5,在想如果将法比安的故事从魏玛共和国大厦将倾的1931年换到任意一个时代,那这个故事其实依旧成立,故事其实并没有很出彩,影片在开头在摄影和剪辑上花了很多功夫去呈现那种纸迷金醉,这部分随着情节的深入被丢掉了,在风格上其实没有很统一,我觉得片子迷人的地方在于纳粹渐起的处处闲笔,将人物与大时代相连,嗯,让我想起了紫蝴蝶里的李冰冰那条线

  • 堂安春 3小时前 :

    如果忽略此次会议的议题,这就是一场非常标准的圆桌政治博弈,各派系间就自身利益最大化展开争论、说服、协商、妥协;然而即便派系观点和利益存在冲突,但他们在犹太人种族灭绝的问题上却是空前一致,令人不寒而栗。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