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89年恺撒奖最佳处女作 最佳男新人两项大奖 198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介绍:伊波尚未有工作,也没去学习深造。他只依靠弟弟做生意赚来的,还有偶尔玩纸牌赌博赢的钱过日子。他代表迷惘的一代,也并不关心别人怎么看他。他爱上了一个叫做娜塔利女孩,一番纠缠相爱后这个女孩要去波士顿留学,伊波如何面对这个抉择呢?

评论:

  • 戢雪巧 0小时前 :

    四星都给女主角,感谢导演手持摄像机怼脸拍。她生于1940年,怀孕后首先寻求室友闺蜜的帮助,闺蜜却不敢给出任何建议,害怕沾上关系,这与片头安和闺蜜交换口香糖时那种亲密关系形成莫大讽刺。然后安寻找异性好友的帮助,异性好友却将怀孕当成最好的避孕措施,图谋不轨。安寻求男友的帮助,男友却声称自己也没办法,让安独自去面对事实。安在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家人不但没加以体谅,反而扇安一巴掌,认为安打乱了家人午后晒太阳的悠闲心情。无助的安将铁棒插入子宫,痛苦穿过屏幕传递给观众,可惜DIY堕胎失败了。在私人非法堕胎诊所,第一次手术,堕胎失败。第二次成功,可是回宿舍后大出血,紧急送医救治。救治成功后,“幸运”的她被判定自然流产,不用担负法律责任,依旧可以回归校园继续学习。然而又有多少女性可以免于意外怀孕而导致的生活脱轨呢?

  • 亓官邵美 9小时前 :

    难道我们的身体不属于我们自己吗?

  • 屠雪绿 0小时前 :

    堕胎这件事,到目前为能够有所改变呢

  • 充语梦 3小时前 :

    我不希望这部影片广泛传播,但是又想让人直观的感受这恐怖。

  • 凌欢 1小时前 :

    “你病了?”

  • 强亦绿 6小时前 :

    “有一天我会要个孩子的,但不是以我的整个人生为代价。”

  • 常婉清 3小时前 :

    获金狮奖有点过誉了,小失望。差《四月3周两天》不是一点点,也不如《从不,也许,总是》。

  • 卫家丽 2小时前 :

    生理上的痛,心理上的痛,痛苦让女性变得更坚韧。

  • 万俟春芳 3小时前 :

    自己的身体不能自己做主,再自由民主也有限,看得着急又痛苦

  • 怡阳 9小时前 :

    时代的无能,女性的悲歌,经历了这么多时代,这样的切肤之痛还是在不断发生,残酷,窒息

  • 咎鸿博 4小时前 :

    自己的身体不能自己做主,再自由民主也有限,看得着急又痛苦

  • 屈兰芳 7小时前 :

    大量近景和特写镜头带来的紧张、焦虑和窒息感,太有效了。跟蒙吉那部比,格局小了,但“格局小”本身并没有对错,女主的表演也值得一个佳女。想让《钛》的导演看看,如何拍出不恶心且有效的“疼痛”。

  • 彤锦 7小时前 :

    本片因为有原著在,且导演还是编剧出身,所以剧本比较扎实,然而情节也无法有什么新突破,连个两肋插刀的闺蜜都不给配置了,让女主自己绝望奔走。剩下就是刷技术刷摄影刷尺度刷惨,让人看着都疼的那种,威尼斯评委们能完整看完,个个都是勇士……

  • 克帛 9小时前 :

    生育权和生命权,还是不要讲得那么社会化那么大,脱离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谓层面,还是应该关注到个人生活的细枝末节上面来吧~

  • 光奇思 7小时前 :

    1940年的法国🇫🇷,80多年过去了,世界上还是很多地方不能自由堕胎。美国最近将堕胎权利放到各州自己决定。女人的子宫,如果生和不生没有100%的决定权,那女人是什么?奴隶吗?生育机器吗?

  • 封彭泽 1小时前 :

    在看到捐卵的新闻当下用这部电影正视女性的身体,如果anna得了“女人才会的病”“把女人变成家庭主妇的病”,那捐卵可能是“女人才能赚到的钱”“用女人的身体来赚钱”吧。我最敬畏的是从开篇的跟拍镜头到医院、房间、隐秘的堕胎居所,全都是anna的视角,我们在观看她身体的痛苦,我们也同时变成她,体验着讳莫如深的一切。从电影语言开始的认同感延伸到让我们站在一起。

  • 凌欣 0小时前 :

    概念get到了,但处理得未免过于生硬。老老实实拍个家庭片可能还能保证个底盘,现在硬要在开篇走心理惊悚的路子只会让人觉得哪哪都不搭。这个戏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疫情背景,但是后半程也写没了,看不到这对中产母女的转变,相比日本同样注重新冠背景聚焦底层生活的《茜色如烧》简直毫无灵气甚至也没有匠气,只能说别再捧杀钟孟宏了谢谢。

  • 初梦 7小时前 :

    队伍继续着 他们的路程

  • 嘉运 8小时前 :

    电影色调很好看,一些镜头下的人物近摄很美,故事情节很简单,聚焦于女性背负人权的重压,无奈的煎熬,只有拼死一搏,杀出血路。

  • 帝良 5小时前 :

    干净的近景镜头,表明了想叙述的堕胎合理性。更多从女性心理视角展现堕胎作为一个麻烦被解决的存在意义。但行为动机无法逃脱时代政治因素。法律对于制度的维护,应该是男性道德对社会风俗主导的折射,或许这点已经微弱地表现在了男生选政治学,女生选文学的区别上了。导演或许把批判的空间留给了观众。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