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黑白画面,慵懒的爵士乐,不求上进的主人公和无伤大雅的小笑话,影片一开拥有某种伍迪·艾伦电影的气氛。这部来自德国导演杨·奥雷·格斯特的处女作叙述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柏林年轻人生活中的琐事。成名于《希特勒的男孩》的汤姆·希林已经是而立之年但依旧长相天真,他饰演主人公尼克·菲舍(Niko Fischer)是一名法律大学的辍学生。尼克瞒着自己的父亲,每月依旧从父亲哪儿领取生活费。除此而外,他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事事。为此女朋友和他分手,之后尼克搬到了新住处,在那里遇到了深陷中年危机的新邻居(尤斯特斯·范·多诺尼)。诚然,尼克时常感到无聊得很,他却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直到被父亲发现了辍学的事实,尼克的生活来源就此中断。尽管如此,观众却对银幕上无所事事的尼克充满了同情心。尼克有位死党马特泽(马可·豪斯曼)是一名不太成功的演员,他正在演出一部二战题材的煽情剧。影片的男主角是一名纳粹分子(安德·克拉维特),没想到,在片场这名演员却给尼克带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经历。

评论:

  • 薇梅 4小时前 :

    10.美国越来越拉了,以前移民,追美国梦!现在…不移民,祖父悖论闺女就没了

  • 茂思凡 5小时前 :

    开头处理得太凌乱了,后面因为被煽到所以看得有点生气。I’m so NOT prepared for this. And the mommy issues are so damn REAL. Fuuuuck. FUUUUCK. (Also I chose the BAGEL to avoid all the overwhelming stuff in THIS universe. I still believe I made the right choice. @永樂大戲院

  • 童安琪 3小时前 :

    上次有这样的观影体验的电影还是汤浅政明的《心理游戏》······ 如果国内能上映的话去支持一下。

  • 酒碧玉 5小时前 :

    我能理解,很多人对这部片子失望的点在于,它用如此反传统甚至是“叛逆”的外表,包裹了一个如此传统的内核:用爱拯救世界。这种落差难免让人产生新瓶装旧酒之感。然而,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呢?当你发现物质不过是原子的无序组合,再大的成功再美好的生活其实也不过如此,nothing matters。在这样的虚无中,还有什么能够拯救你呢?只有爱。我们的存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是爱为之赋予了意义。争吵是爱,和解是爱,控制是爱,放手是爱,没有爱就没有痛苦,同样也不会有快乐,那是真正的虚无。

  • 羊小凝 0小时前 :

    我舍友说,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郭敬明导演拿了五次戛纳大奖。

  • 滑莎莉 1小时前 :

    这是碳基生物能想出来的电影?!致郁又治愈,好笑又好哭,是今年看过的最佳电影了!

  • 星奇 1小时前 :

    我能理解,很多人对这部片子失望的点在于,它用如此反传统甚至是“叛逆”的外表,包裹了一个如此传统的内核:用爱拯救世界。这种落差难免让人产生新瓶装旧酒之感。然而,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呢?当你发现物质不过是原子的无序组合,再大的成功再美好的生活其实也不过如此,nothing matters。在这样的虚无中,还有什么能够拯救你呢?只有爱。我们的存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是爱为之赋予了意义。争吵是爱,和解是爱,控制是爱,放手是爱,没有爱就没有痛苦,同样也不会有快乐,那是真正的虚无。

  • 袁美华 8小时前 :

    妈的多重宇宙版青春变形记。东亚人的family issue这么严重吗?穿梭千万个宇宙都不能和解?

  • 豆寄柔 8小时前 :

    在我期望极高的情况下依然超出预期。绝对是越往后看越好看的电影,前半段简直就是吃了兴奋剂的沃卓斯基全家桶,而在快速剪辑把现实生活撕得粉碎之后,当观众已经被奇想、巧思、梗们晃晕之时,却又可以把碎片们重新拾起来呈现出来。“在普通人生活中寻找奥义”这一套已经不新鲜了,但花了大半部电影剪碎重拼的日常生活万花筒把这个俗气的道理展现得美妙绝伦。我总是认可那些试图给出答案而不只是提出问题的野心,它提出的问题那么大给出的答案又那么小,但论证过程太美妙了到结尾我已经觉得我可以接受任何答案。以及我绝对没想到传统的一代唐人街故事可以和平行宇宙科幻融合得那么完美,我将此归功于导演编剧的巧思。看完就回想,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主角当然应该是一代移民;需要时空警察角色,但又不能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割裂,还有什么比国税局更合适…

  • 罗千叶 6小时前 :

    有一些超出预料的东西跃动在银幕之上,尤其“形式”建立所涉及的媒介自反、维度交互与灵魂通感几乎在一些单场戏里形而上到了《EVA》的程度。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内容”搭载的真正落脚点在于一种“家庭和解式”价值观输出,这种输出看似普世,但也指向了某种东方式训诫,而创作者对于这种束缚的态度是有些暧昧不明的。当然,最有趣的是,主人公“秀莲”(是的,就是这个名字)几乎完全站在杨紫琼本人的对立面,也因此,当“杨紫琼”本人出现时,主人公似乎就成为了一种“客体化”存在,而在主体和客体不断交互与争夺的过程中,“载体”逐渐变得不重要,一切精神力的集合,最终还是导向了“爱”。而杨紫琼本人,应该也会因为这个角色而更加坚定自己在现在身处“宇宙”选择的道路。

  • 鸿震 6小时前 :

    当我说「我已经活得这样烂了」,不是想听到「下次别活了」,而是想听到「下次我还是可以陪你这样活」

  • 蓓云 6小时前 :

    宇宙为何恢复?妈知错了。

  • 满启颜 8小时前 :

    清一水的好评真太诡异了,这绝不是普罗大众都喜欢的风格,我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至于表达方式实在是来不动,几度想离场

  • 沐清华 2小时前 :

    吵得我脑壳痛,到后来也是越来越无法进入,但是喜欢这一段:- I'm sorry about ruining everything. - Shhhh.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at here. Just be a rock.

  • 美林 5小时前 :

    每一处庸俗的笑料处理我都喜欢,每一处堆叠的极繁美学我都欣赏,每一处迷影致敬我都欣喜,每一处炫技我都乐呵。总得来说,作为B级喜剧片的所有我都喜欢,但是一旦要探讨故事的内核我反而觉得无趣,哪怕她把亚裔家庭作为载体去探讨别的都好,对东亚家庭肤浅认识挺致命的。我不太相信东亚家庭能达成和解,尤其是在背景设置真实的情况下,这时候是会觉得爱拯救世界是多么的贫乏无力和机械降神。因为亚裔的孩子都是被爱压死的。相反,放手才是要解决的问题。但真的放手又不能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虚无主义真的是解决之路吗?本片只好做出了取舍。在无数次宇宙跳跃之后,母亲依然是母亲,女儿依然是女儿,女性形象身份依旧,她们还能为“普通女人”吗?

  • 糜新柔 9小时前 :

    我从贝果里离开,不是因为你强行抱着不让我走,而是我选择回头向你伸出手。悖论的是片子的受众大部分都是那个喊着let me go的女儿,而更需要去学习“爱非控制”的长辈大部分在第一趴就会睡过去。说实话,观影体验低于期待值,但,在平行宇宙的概念下用东亚家庭的困境去探讨存在与虚无,最终又以世俗化的东西方大杂糅的共性“爱”(广义上)来解决这个哲学家们都没给出答案的终极问题,有意思的尝试。要么成为贝果,nothing matters;要么feeling a good thing,哪怕以此获得的小小希望最终会走向下一次的绝望,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永恒的对决。

  • 铁锦程 3小时前 :

    吊打最近几年一系列以东亚女性/家庭为主题浮皮潦草蹭热度的同类电影,一边是nothing matters,一边是i still want to be with you,母女的百年战争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她们有权逃避,但是却不。

  • 粱俊茂 9小时前 :

    一部令我的眼睛、耳朵和大脑都感觉受到过度刺激的电影。主流社会道德的鸡汤,似乎不被包装成这样一部充满声光电刺激的作品,就没法再灌入当今观众的缺乏长期注意力的头脑和几乎已在各种强刺激中麻木掉的视觉与听觉。与overwhelming至极的视听符号相对应的,则是极其贫乏且俗套的叙事能力,况且影片所采用的隐喻符号,常常都是恶俗并“审丑”式的。想知道用一个面包圈能如何讲好人生道理?建议编导可以看看Dr. Mark Epstein在《Trauma of Everyday Life》一书中是如何做到的。跟我一起去影院的女儿看得很开心很感动,但我真的很悲观也很感慨,因为这部电影和其他好莱坞大片一起代表着他们Gen-Z一代美国年轻人所面对的贫瘠而单向度的视觉文化。

  • 浩坤 7小时前 :

    写不下了贴在长评里了。用爱对抗虚无(bagel),用幽默(goggle eyes)和珍惜当下消解虚无。

  • 燕思雨 0小时前 :

    个人觉得电影到变成石头的时候就可以,后面中国家庭式的团结和好太理想化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通过说教才能化解。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